這是藍鳥教練團指導 SP 的基本哲學,從 Romero Cecil Morrow 一直到 Drabek 都是如此
如果你是藍鳥迷,你會注意到 Romero 剛上來時,用一個非常不流暢的 mechanics 開始建立他的速球 command,雖然他的球探報告裡副球種一直比他的主球路出色.這個過程經歷大約至少半個球季的時間,才開始使用較多的副球種,他的整個 mechanics 一直到第 2 年才開始比較流暢
Cecil 在小聯盟時代最出色的就是彈指曲球,以及非常優異的 2 縫線速球,可是到了大聯盟,同樣的教練團還是先讓他先建立起速球的自信,加上他在去年春訓時進步神速的 changeup,讓他很快就以速球+變速球為主,建立球賽中搶好球數的根基,至於那顆 plus 的 curve 反倒是很少看到,假如這一顆再加進來,也許他的 K 數量會開始突飛猛進,今年春訓意外的失速,是導致他回到 AAA 重練的主因,應該很快就可以在季中回來
Morrow 去年也是先開始建立速球的 command ,全隊最有 power 的 stuff ,要練成確實比較磨時間,他的整個過程比較長,所以可以看到他去年上半季 BB 數特別的多, 同樣的 Morrow 一開始也是以很怪異的 mechanics 慢慢開始找準心,到了下半季 mechanics 就比較流暢了,到了今年更是耳目一新,目前看到的 2 場出賽,印象非常深刻,明年的 ACE 我現在先押他了
Drabek 今年也是從速球開始建立起,到目前為止的出賽,幾乎都是以 4 縫線與今年進步幅度不錯的 cutter 為主, changeup 很少,被評估為 plus 的 curve 也很少,目前雖然 BB 甚多,這些都是為了建立起主球路的自信所做的犧牲,目前評估到了 6 月份時進程會比較理想,到時 curve 加進來,就會開始展現成績了
至於那個心臟不是很強的 Jo-Jo Reyes 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他已經有點不一樣了呢?
很多外界的人不是很能理解藍鳥的 SP 強度,那是因為這個強度不是從統計數據可以輕易看的出的,只要沒有出現重大的運動傷害,明年藍鳥的 Rotation 強度會出乎你意料之外,預計 Morrow 今年球季之後很快就可以拿到 AA 的新合約